最近几天叫5岁多的女儿起床不太顺利,孩子困、赖床、磨蹭,基本都要叫10分钟以上才能穿上衣服。
在不断催她的过程中,我的耐心受到严重考验,又觉得不能生气,拼命压制,我时常感到体内的小火苗上蹿下跳,最后却控制不住猛然爆发。
每天基本会以我大吼、女儿委屈的场面结束。
昨天我和孩子又一次在催促和生气中出门。
去回去的路上,想到最近学习的情绪管理内容,我反思自己:虽然我觉察到了情绪,但并没有接纳自己的情绪,并把它表达出来、转化。
我依然是想控制自己的情绪,最后却无法压制以爆发收场。
我不想和女儿继续重复这样的日程,我要改变。
而我刚学习了情绪管理,其中平衡情绪4步法让我印象深刻。
学习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,我要好好用起来,让它真正起作用。
于是今天早上,我开始了行动。
![](https://pics3.baidu.com/feed/8326cffc1e178a8286fecb4da8e4978bab77e80f.jpeg)
1.
肯定孩子感受,找她感兴趣的话题聊。
7点闹钟响起,我叫孩子起床。
尽管昨晚已经和孩子商量好,叫了就要尽快起来,但孩子还是继续躺着。。
我俯身过去,轻轻地说:宝宝还有点困是吧?还在做梦吗?给妈妈讲讲,做了什么梦?
孩子眼睛睁开了一点:好困~我梦见和妮妮一起在上课呢。
我:妮妮昨天刚从老家回来,一会说不定在路上就能见到呢。开心不?
女儿这下算是完全清醒过来:嗯,好几天没见她了。
我马上把衣服放到她跟前:穿上,吃点东西我们就出发。
![](https://pics6.baidu.com/feed/c9fcc3cec3fdfc03e66cc3398bd86392a5c2260c.jpeg)
2.
觉察、接纳自己的情绪
我去洗漱,收拾好发现孩子还在床上拿着衣服发呆。
我意识到自己开始生气了。但这次,我不想压制住自己的情绪。
我在心里对自己说:这种情况生气是正常的。没关系的,亲爱的。
然后我就稍微平复了一下,想着怎么跟孩子表达出来。
![](https://pics0.baidu.com/feed/962bd40735fae6cd2a57d06e6f54eb2240a70fcf.jpeg)
3.
表达情绪,但不带情绪地表达。
这是什么意思呢?
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你不开心、生气、难过了,但你告诉孩子的时候不能用生气的语气传达。
避免陷在情绪中口不择言。
我走到孩子身边,平静地告诉她:我看到你还没开始穿衣服,这让我觉得生气了。我们刚才说过了,穿好衣服,吃点东西我们就出发。
女儿认真地看了看我的表情,也许想找出平时我生气时皱眉头、大喊大叫的模样。看到我平静而坚定的样子后,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哼哼唧唧,磨磨蹭蹭,而是马上穿好了衣服。
我连忙进行赞扬:今天行动起来速度很不错呢,衣服穿得又快又整齐。
女儿笑了起来:我是高铁的速度......呜呜......
![](https://pics0.baidu.com/feed/d01373f082025aafb6f5d1469b0a4f62014f1a61.jpeg)
4.
情绪转化,看到情绪事件的另一面。
经过早起这件事,我意识到孩子的时间观念还不强,这也提醒我把孩子时间管理引导好。
这也是情绪引发的事件给我们的礼物。
在上学的路上,我和孩子说:你马上要上大班啦,就是个小大人了。妈妈给你买个属于你自己的闹钟,你自己定好闹钟起床,你觉得怎么样?
孩子一听可以拥有自己的闹钟、自己来设定时间,很开心地就答应了。
我明白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并不容易,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做起来。
![](https://pics2.baidu.com/feed/42a98226cffc1e1786120b9d15771205718de9df.jpeg)
生活中很多问题其实都是由于情绪引发的。
情绪没有好坏之分,只有舒适的、不舒适的,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情绪。
不舒适的情绪比如害怕或愤怒对我们也是一种保护。
我们越是不接纳当下的情绪,我们越难以去管理这些情绪。
试着用上面4步法来表达和管理我们的情绪吧,你会发现,做情绪的主人并没有那么难。
这样我们也在以身作则地教会孩子如何管理情绪。
遇到问题时,先处理情绪,再处理事情。让情绪听从我们调遣,做情绪的主人。
![](https://pics5.baidu.com/feed/960a304e251f95ca38382b9296f09b3866095237.jpeg)